日期:2025-08-20 09:46:40
本文转自:贺州日报富灯网
边泡温泉边等公交
——贺州公交站旁有个“露天温泉博物馆”□本报记者 李新颖 实习生 刘姿麟 通讯员 侯华 姚启雯富灯网
8月8日早上9点,贺州4路公交车刚驶入姑婆山旅游度假区集散中心站,乘客全福妹便拎着帆布包快步下车。她熟门熟路地走进车站对面的“露天温泉博物馆”,找了处温泉池坐下,挽起裤腿将双脚浸入温润的泉水中。“这水带着点硫磺香,泡上半小时,晚上回家睡觉都舒坦。”全福妹边说边用手拨弄着水面,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池边的鹅卵石上,远处的山峦如黛色屏风,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景象。
这片免费开放的露天泉池近来成了我市最具烟火气的网红打卡地。从市区搭乘4路、16路、17路公交车,约1小时就能直达这片“宝藏温泉”。免费开放的模式,让它不仅是游客的休憩点,更成了市民日常的“养生角”。“以前坐公交来景区,等车时只能在站台站着,现在泡着温泉等车富灯网 ,把赶路变成了享受。”全福妹笑着说,她每周要来三四次,有时还会约上朋友带些茶点,在池边消磨一上午。
温泉池修建在开放式庭院里,多个温泉池错落分布,在水汽氤氲中,温泉文化展板讲述着温泉的历史与故事。在这里,候车不再是枯燥的等待,而成了一场与温泉文化的近距离对话。“我们主要是通过开通定制公交车等方式串联姑婆山旅游度假区与周边的景区景点。在规划下主要考虑依据景区的布局和资源的分布、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体验,带动周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东介绍,在姑婆山公交站点设置免费温泉体验,正是用交旅融合的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温泉与其他旅游资源的联动,积极推进“温泉+文化”“温泉+旅游”“温泉+体育”“温泉+制造”“温泉+农业”等业态的融合,推出“长寿贺州·森林温泉康养之旅”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为消费者提供从休闲旅游到健康疗养,从文化观光到修身养性等多功能、多形态、多主题的温泉产品,以“一池温泉”激活贺州文旅产业加快发展。
“目前,姑婆山旅游度假区正在全力地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围绕‘森林休闲+温泉康养’核心度假产品,我们正在打造森林避暑、温泉康养、户外运动等系列的度假业态产品。”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龙巧表示,在公交站点设置免费温泉体验项目,正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创新举措。
午后的露天温泉博物馆依旧热闹,几位刚从景区出来的广东游客正对着泉池拍照。“本来只想在集散中心里的展馆随便逛逛,没想到在公交站收获了惊喜。”来自佛山的游客周云燕说,她们已经决定多留两天,把贺州的温泉景点都走一遍。不远处,4路公交车缓缓进站,下车的乘客中,有人径直走向温泉池,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打卡,还有人向司机打听下一站的特色景点——车来车往间,交通与旅游的融合正以最自然的方式生长。
涌动的温泉水,串联起交通与旅游富灯网 ,融合了民生与产业。我市用这样温暖的细节,见证着山水之美与人文之暖的相遇,也书写着“中国温泉之城”的新故事。
双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